成功的第一步:少走弯路
我是千千万万走过“高考”这条独木桥的学子中的一员,我们自从七岁踏进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奋斗,为了一个名叫”大学“的东西,懵懵懂懂地遵照着老师家长的教导一步一步往前走。几乎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为什么要上大学?“,也极少有人能够解释清志愿书上的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就这样,我们一个个浑浑噩噩进了大学,被周围的人挤着,推着,一转眼就到了毕业的节点。海投,网申,就业网站上的职业一个个看着都是为我们准备的,然而,现实却是接到一封又一封的”thank you letter”,或者干脆就是杳无音信的默拒。偶尔有一两个面试,却因为缺乏面试经验又一一搞砸。当时的感觉就是为什么没有人帮我一下,指点我一下。
高考:人生的第一个关键节点,我们准备了12年,在所有人的帮助下,父母,老师,学校,辅导班,我们做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年真题,经历了一遍又一遍的模拟考试,才终于跨过了这道坎。然而,面临人生第二个关键节点:求职,我们却孤立无援,温室里的花朵,毫无准备地,被推向了社会的大熔炉。有多少人找到了与自己专业相对口的工作,有多少人找到了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喜爱什么?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在不能完全施展自我的岗位上,每日敲钟打卡,自然谈不上自我实现,也就只好成为庸庸碌碌的芸芸众生。更令人扼腕的是,社会上又传出了“大学生有什么用?”,“眼高手低,纸上谈兵”,“频繁跳槽,稳定性差”的言论。似乎所有的错都出在这些刚出茅庐的可怜孩子们的身上。事实上,孩子们没有错,社会也没有错,这两者之间需要的是慧眼识才的伯乐,职业规划的导师。
相较于在国内求职,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们而言,他们的美国求职道路变得更为艰难。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身份认同,这些都是横加在他们身上的额外负担,而与他们一起竞争的是那些说着母语,在这片土地上出生长大,自信又擅长自我表达的美国同学。试问,他们要如何做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单凭一己之力,恐怕是事倍功半,费时费力,弯路重重。如果有一个职业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他们踏进美国大学学习的一开始就帮助他们进行课程规划,就业指导;再有一个亲切耐心的辅导员,听他们讲述学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为他们排忧解难。一个保证他们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上不走弯路,一个帮助他们避免生活上的磕磕绊绊,那么他们一定能够在求职大战中胜出,扬眉吐气地在美国职场扎根,不再成为带着一纸文凭,毫无实战经验的归国”海待“。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