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业很"残酷",但每一天都不无聊
临近年底是各行各业总结回顾,发表各类奖项的时机。咨询业也不例外。10月24日,美国纽约,咨询业权威期刊《Consulting》杂志最新一期出炉,2016年业界各大奖项的评选结果也随之尘埃落定,其中BCG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廖天舒获得了年度女性领导者的殊荣。在此契机下,笔者有幸与廖女士进行了访谈,听听她对获奖、女性以及战略等话题的感想和见解。
与传统形象中企业高管的讳莫如深不同,廖女士给人的印象是直爽干脆。交流中她语不设防,直抒胸臆,话虽简短却常能直切要害。她直言,进入BCG和咨询业纯属机缘巧合,“没想过呆多少年”,谁知一晃就20余载。归根结底,她享受咨询的“简单”和“残酷”,这能让她时刻保持思维和心态的年轻。
2013年起,廖天舒掌舵BCG大中华区的管理和业务,牛刀初试她就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司业务近年来一直保持高双位数的增长速度,咨询团队稳步发展,客户构成也日趋多元化。这些成绩在今年获得了评选委员会的一致认可。谈到获奖,她说这是难得的个人荣誉,但更令她感到自豪的是对人才梯队的建设和打造。尤其任内多位女性合伙人、业务骨干的成长和涌现,她们让这个奖项更像一次集体认可。
“每周一都要重新证明自己”
Q:你是如何进入咨询业的?
A:我是90年代初从北大毕业的。职业规划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还没有这个概念,好处是那时国家是要包分配工作的。临近毕业,我分配到了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也和专业对口,是一个不错的工作选择。
当时正赶上宝洁到北大招聘,我就带着凑热闹的心态去了,没想到应聘成功。我从小在北京长大,抱着走出去看看的想法,最后放弃了国企的工作机会,选择了宝洁。当时宝洁还不像后来那样热门,家人和朋友很不理解我放弃专业对口的“铁饭碗”,跑到广州去“卖洗发水”。现在看来,宝洁提供给我的培训和经验相当完备,我很感谢这份经历。
离开宝洁进入咨询业有很大误打误撞的成分,我20多岁的时候其实还不知道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一位咨询业前辈告诉我:你应该进咨询公司,因为你能在短时间接触大量的行业和工作,这对年轻人来说是很好的经历。因此我就去申请试一试,也获得了几家公司的Offer。我选择BCG是因为面试官们水平高同时很有亲和力,我非常喜欢这种文化。
Q:那你在咨询业一干就是20多年,这个行业一定有特别吸引你的东西,或者说让您最享受的地方是什么?
A:其实这么多年我的初衷一直没变。我进入咨询业是想快速地吸收知识,能走在行业、市场和商业理念的最前沿,最终找到我喜欢做的事。后来我发现这个过程本身是我最享受的,也是这个行业吸引我的地方。当然咨询业有它的残酷性,我们经常说,咨询顾问需要在每个周一重新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没有落伍,自己能给客户带来价值,因为不断有新的客户和新的课题。我们别无选择,每天都要走在行业的最前端,否则你连客户的问题都听不懂,谈何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这是个能让你的头脑永葆青春的行业,它让你永远都不枯燥,这也是我20多年从未离开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这个行业,你永远能接触到最年轻,最有才华的人才。在这里,没有传统的层级,我每天都有和刚入职的年轻人工作的机会。看到他们的成长,不断为这个行业带来最新的想法和洞察,这是让我感到非常满足的地方。
Q: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A:当然很多成就感来自客户的认同。但我觉得在担任大中华区负责人这3年中,给我最大成就感的是有机会看到很多年轻咨询人才成为独当一面的合伙人、专家的速度加快了。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我非常高兴地看到15位年轻有为的中国同事被选为全球合伙人,其中9位是十分优秀的女性。大中华区也在BCG年度的员工调查中在“聘用并保留女性员工的力度”上遥遥领先。
生活中很难说成就,可能是点点滴滴吧。比如我得知获奖后,第一时间和我先生和两个儿子分享。尤其是我的儿子,我觉得能让他们知道我在做有意义的事,明白我为什么不能经常陪伴。我父亲明年就90岁了,我母亲今年庆祝80岁生日。人到中年,能有父母、兄弟姊妹的庇护,能有朋友常常吐吐槽聊聊天,有支持我的先生和孩子,我觉得是非常幸运和有成就感的。
Q:女性合伙人在BCG大中华区的比率非常之高,在整个咨询业都很少见。为什么BCG有这么多女性领导者能打破玻璃天花板?与男性相比,她们有何独特的优势?
A:首先我觉得她们是非常非常优秀的精英,不是因为她们是女性而受到什么照顾,相反她们取得今天的成就要比男性付出得更多。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社会还是传统观念,都要求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但是我们看到她们还是取得了成功,并且都有比较美满的家庭,尽管家庭和事业很难兼顾,但她们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平衡。
榜样的力量是很强的。她们的成功本身对新一代女性咨询精英就是一种鼓舞。她们看到,成功不是一两个人的特例,而是10多位女性都取得了成功,这给她们很大的信心和鼓励。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确有一些优势。第一就是同理心。就像医生给病人作出诊断,但你要从心理上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也许才能制定最明智的治疗方案。各行各业也是如此,咨询顾问如果不了解客户的痛点在哪,你的解决方案即便是最理性的,我认为还是有欠缺的。这方面女性天生是有优势的,因为她们善于聆听,善于感同身受。另外女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强,在今天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这也是一个优势。
Q: 刚才你也提到家庭的重要性,如何保持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A: 实话说我觉得很难兼顾,不要报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能在不同的时期做不同的权衡选择。其实很多人只看到咨询的工作强度,但没有看到这个职业的灵活性。我们经常采用淡出/回归的模式,我自己在生小孩的时候都休了半年的假,并且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有3年时间做Part-time。这份工作给了我很大的灵活度。另外家庭时间要以质胜量吧。
Q:作为BCG大中华区的负责人,您对BCG未来几年的战略是如何思考的?
A:其实我们的商业模型真的很简单,对外100%地为客户服务,对内100%地培养人才,积累商誉维护品牌。我对BCG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的业务发展和GDP的发展周期是不挂钩的,而是和客户求变的心态相关的。在现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客户都在求变。而我们业务的三大主题:转型、国际化和数字化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特别是数字化,我们今年在上海成立了数字创投中心,希望能把硅谷和全球的先进经验引进来,帮助大企业创新。
Q:跨国企业如何重新认识中国市场?
A:的确跨国企业,尤其是在我关注的消费领域,这几年的市场份额没有取得进步,甚至在退步。我觉得主要的原因还是决策链过长。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跨国企业常常无法快速地获得第一线的市场洞察。即便获得了,但由于决策链过长,它们的反应速度跟不上,导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另外一个就是本土人才的招募以及培养,现在很多本土人才升迁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甚至还存在着玻璃天花板的问题。这是需要反省的问题。但它们也有优势,例如很多企业已经是百年老店,它们有完善的企业机制,这些企业未来20,30年还会在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的优秀企业恰恰相反,它们天生接地气,对市场变化洞察非常敏感,决策和执行的速度都很快。但你放眼望去,又有多少能成为百年老年呢?所以这是本土企业需要反思的地方,它们也必须完善管控体系,机制和流程,学习如何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
Q: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超过战略和管理的作用,你怎么看?
A:我觉得技术和管理从来是不相矛盾的话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对企业的管理和战略水平的要求会更高。今年BCG出版了《战略的本质》一书,它强调了战略的制定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而环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行业的可预测性,另一个是行业的可塑造性。现在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行业的可预测性,让大家更难判断行业未来的走势,而增加了它的可塑性。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采取一种全新的方式。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管理和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个方面不仅不矛盾,还是相辅相成的。
转自:BCG波士顿咨询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