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Networking活动换到多少名片才算成功?
我是Abel(阿贝儿) Dong。 MBA学的是Marketing,学的时候,就是觉得市场新鲜好玩,然后就不知不觉走上这条路。 4A 公司,传媒,从2008年帮VISA进入中国做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和Master抢市场,铺店。成功帮VISA登录中国。一个里程碑别人看来是个传奇!但是带领中国团队从5个人到25个人,实地勘察,一个一个五星级酒店去谈,让我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市场?什么是营销? 从法国巴黎到中国上海,再到香港湾仔,后来来到美国尔湾,十年多地的工作,合作的企业有Bayer,P&G,Unilever,Coach,从市场规划,到市场分析。给客户提供consumer intelligence,market hot trends,crisis management。合同伙伴都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每次不得己的离开,我都很舍不得我的团队,我事业的伙伴,和我一起成长的企业或帮。因为那里有和我一起快乐拼搏的队友。但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还好世界很大,也很小!我们各地都有好朋友! 和绝大多数留在美国的留学生不同的是,我来到美国并最终定居的路可谓是迂回往返。 最开始的时候,想打开眼界,也想出去走走。喜欢浪漫的我把人生的第一个驿站选择在了法国,完全不一样的文化让我新奇、喜悦也跃跃欲试。可即使是对于社交从来不怯场的我来说,未知的一切还是让我感到陌生不知所措。 我的求职路和每一个留学生一样,都是从海投开始的,也和每一个留学生一样感到茫然没有方向。留学生投简历的失落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体会。我上学的那段日子,法国的网络通讯并没有十分普及,是的,大家听了可能感到惊讶。但就是现如今人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网络,那时候却是奢侈品。想上网?要到学校的Lab一个专门的区域才可以。那段日子,电脑房里能上网的位置甚至成为了我的“专座”,每天早上一大早,我就早早地坐在我的“专座”上,那一阵儿,想用网络的同学甚至要和我来“借”。就这样,在别人都在忙着玩儿,忙着放松的时候,我选择从早到晚不停歇地投简历。长期的简历投放让我收到了很多的phone call,也收获了一些面试的经验和心得。但说实话都与我内心的想法有些偏差,我选择继续去尝试。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认识到Networking的重要性源于一次飞机上的聊天。一次旅途中,我飞机邻座做了一位法国老奶奶,和她交谈甚欢,没想后来还被热情的她邀请前往家中做客。通过她的介绍还得到机会去了几次小型的Networking见面会,认识了很多年轻的创业者,略有成就的长辈和职场精英,当然也有很多激情四射的学生。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活跃的人这么多,仅仅坐在电脑前投简历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几次的积累人脉,一次被朋友邀请前往中法文化交流会议,正是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巨大。 在这个活动上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动邀请了一位在法国商学院Top1的前辈喝咖啡,没想到,也正是迈出的这一步,使我开启了迈入职场的第一课。那次与他的聊天中,他为我分享了很多他的职场经历,告诉我每次投简历都需要认认真真的针对岗位的需求进行简历的修改,而我之前只是简单的追求数量,以为只要投够了,总会得到面试机会,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并且浪费时间的做法。他教会我的第二件事情,是巧用多用LinkedIn,他的LinkedIn上共有1000多个Connection,那时他与我分享他的巨大人脉网,并让我可以自行通过LinkedIn尝试与这些人搭起联络网。 Abel Dong 于是我的电脑房专座日子就从疯狂的投简历变成了疯狂的Connect。 那期间通过这位导师的LinkedIn人脉网,我看到感兴趣的导师就会尝试建立关系,通过邮件,社交网络等诸多方式,我线下约见了几十个人。回头想想那段日子也是疯狂,从早到晚的社交,但那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宝贵。 总结起来,我认为Networking 其实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难,但重在实践,要相信自己,不要觉得你是弱的那一方,因为对于当地的人来说,你才是那个国际化的人,你是有很多其他文化方面的经验可以与对方分享的,自信非常重要。 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大家不要让自己的每一次Networking带有的目的性太强。你应该更多地把这当作一次试探,一次体验,一次机会,而不是要通过这次Networking直接得到什么,不要认为你一定要从一次Networking中换到多少名片或者拿到多少面试才算成功。健康的关系是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交朋友是你的初衷!切记不要过于Aggressive。 在无数次成功地搭建Networking人脉网后,我得到了一些面试,当时真所谓跨越整个法国,坐着火车去面试。最终也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从实习做起,在一个International的TV Distributors,有点像迪士尼,制造动画片等很多电视作品。我当时在国际部,负责很多墨西哥,美国,韩国之间的业务。这份工作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有很多机会与高层直接沟通,这对我来说也算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我学习了有效的CRM管理系统,也开始有效地进行客户跟踪。工作六个月后,我得到了全职的工作Offer。 这份工作做了一年以后,正逢赶上朋友结婚,便请了假回了一次国。这一次回国后,发现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但家人为了怕我担心,很少和我提及,那一瞬间我开始反思,对于家人来说,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我开始不确定,摇摆,犹豫。 再回到法国,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我把我的工作交接了出去,选择了回国。 回国后我去到了一家名叫CGEN Media 的新媒体公司, 当时的信息源于我本来参加的一个法国的商会(法国学生会在商会注册),商会推荐去这个公司面试,除了公司本身平台很大以外,CEO也很帅,一冲动就去了。 很多留学生选择回国其实都非常看重平台,希望能够学以致用,有发挥的空间。 而真正开始的时候,是从很多小事入手的,当时的Position 是Account Execution(客户执行),感觉自己仿佛学了很多却一直在打杂,也是经过一段时间,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 做的久了久了,慢慢想通了人生中每走的一小步都没有浪费时间,你所投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它存在的价值的。当有一天你逐渐走入管理层的时候,你曾经花费过时间投入,使你变成这个领域的行家,你是懂这一块的。这在你指导和管理上才会有说服力。 三年半的时间,我做到了Account director,公司也成功被收购。我们也有第一桶金。 后来我先后又去过新媒体公司、咨询公司、数据分析公司。从各种不同的层面接触并研究Marketing。做过在那时候是全新领域的Social Media,通过客户执行与可口可乐,Nike等很多大公司建立了联系。接过联合利华,P&G的单子,也服务过香奈儿,Coach等很多的Fashion品牌。工作使我快乐,因为我热爱拥抱未知。 再后来,我嫁人了,生活幸福,工作充实。 由于先生的工作原因,不久后,我来到了美国。 又是一个全新的国度,全新的开始,我发现,生活又给了我一道难题。 幸运的是,来到美国后的不久我生了我的宝宝,感谢女儿的降临,让我对于生活的意义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女儿15个月后,我开始寻找第一份工作,这第一份工作特别难找。对于美国来说我的经验全部为0,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却是从很低的一个职位开始,是一个大数据分析的岗位。 我的经验告诉我应该接受从最低level开始。在一个全新的地域开始一份工作,首先应该放低心态,不要觉得自己有多么辉煌,要敢于从头做起。从一个机会开始,不要眼光太高,目标太大 。 当时在那边,公司不大,人很少,但是也挺有成就感的,越来越多人觉得我很有价值,慢慢地做到了Project manager,总觉得有更大的平台,觉得还能做更多,也想帮助更多人,然而美国公司当模式固定后,普遍会变的比较stable,对于喜爱挑战的我来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觉得我的能力和创造力应该要做更多。 这个时候,我遇见了蔓藤。这个团队很年轻,有活力,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我认为我的经验有体现的平台。留学生的辛酸苦辣,我经历过,我也非常愿意和大家去分享这些东西。 在蔓藤担任职规师的期间,我接触的最多的学生是CS专业。我成了计算机专业的职业专家。然后慢慢的更多的学生来找我,他们来自于商科、数据、data science是等专业。沟通中,普遍的学生有一个问题就是喜欢:闭门造车。都说CS的专业在美国好找工作,这可能给很多同学一个假象,认为自己只要学习这个专业就万事大吉了。普遍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掌握的内容还很基础,不知道真正的导师或者企业到底在做什么,他们非常需要了解一下真正企业里的人在做的事情,需要导师的帮助才能了解更多实情。只重视学校的学科,而学到的很多所谓的“技术”或许根本不是当下社会需要的,门门都学,不学精,其实走了很多弯路。 为大家提供一个小的计算机专业面试方面的建议: 面试官其实更关心解题思路而不是那个答案。 而普遍的学生在面试的过程中习惯:自己拼命的想,忽略面试注重的沟通的过程,应该更多和面试官沟通,告诉他自己的思路,如果思路正确,你就可以一气呵成。而不是自己拼命想。 我想对留学生说的话:在美国,你应该更致力于投资自己,无论是远程的或者实地的实习项目,要先给自己一次机会,万事开头难,虽然所有人都想去大公司,但是有时目光应该更长远,是否应该选择有潜力的公司,毕竟没有人知道小公司会不会明天就变成独角兽。在追求公司的时候不要在乎名字有多响,应该更加注重有没有人带着你? 讲座Topic 北美求职Networking正确打开方式 讲座时间 2月6日10:30-11:00(美国西部) 讲座方式 映客直播 Office Hour时间 讲座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还会为大家设置Office Hour 2月7日10:30-11:30(美国西部) 报名方式 小蔓 回复“Abel”了解讲座参与方式 Abel老师还有很多想与你分享,咱们线上见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