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只会哭,除了哭你还会干嘛

  • Jan. 29, 2018
  • |

微博上有过这样一个提问:

爱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有时候不小心撞到头,下意识生理眼泪就出来了……

- 去面试被要求讲述人生中一段真实的艰难经历,讲着讲着楞把自己讲哭了……

- 泪点极低,随随便便看个电影电视剧稍微有点温情桥段,身边人还没什么反应,我已经用了一包抽纸……

- 也不是不擅长吵架,明明理直气壮,一开口就带了哭腔,事后还因为没发挥出全部辩论功力而悔得肠子都青了……

答案五花八门,这些答案不光来自女生,也有很多来自男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哭是一件不那么光彩的事情,意味着软弱、脆弱,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乃至放弃抵抗。就算不是因为自身而悲伤,而是被别人感动,哭泣也会得到“不够成熟”“不擅长隐藏情感”等评价。小编自己从小就因为爱哭这件事,被教育劝说过很多次,最多的还是来自父母。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时候不小心矛盾升级,还是会得到一句“你除了哭还会干嘛”这样恨铁不成钢的质问。

似乎泪水总是伴随着极端的情感和痛苦的回忆,然而顺着评论翻下去,意外地发现回复栏是一片欢声笑语。有人笑着把自己因为离奇原因的哭泣分享出来却得到了共鸣,还有人讲述自己如何熬过低谷期也纷纷得到大家的祝福。好像这些经历也没有那么糟,在可以算得上是歇斯底里的发泄后,大部分人冷静地思考了现状,意识到“最低点是走上坡路的开始”的道理后,鼓起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这不由得让小编想起来经常看到在各种留学公众号下面的评论。

很多留学生刚刚出国的时候都非常有压力。二十岁上下的少年们(甚至更小),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国度,要尽快的适应环境,接受非母语教学的课程。突然之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变得复杂,大到租房办文件,小到做饭做家务都要亲力亲为,有时候还会被效率极低的Officer来回折腾到欲哭无泪。一边手忙脚乱,一边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还要和爸妈说一切都好。


忙碌的生活加上离家的不安感,让很多留学生陷入长期抑郁焦虑,不敢和父母说,身边缺少知心朋友,还要扮演优秀学生角色,负面情绪得不到发泄,久而久之,各种anxiety disorder 随之而来……

听着,试着卸下伪装,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怎么样?

找不到能够赤诚相对的朋友,或者受到了难以言明的委屈,就一个人找个安全的无人的角落放肆的发泄一下吧!

不管你有多么优秀,你总是有无法实现的目标,无法改变的现状,会在人生的某段时间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做不到平缓地调整心态,也不必强颜欢笑吧?

其实仔细想想,不是很多人在年少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比如明明努力复习了却还是考试失利的时候,躲在厕所里拿着成绩单嚎啕大哭;比如像暗恋的同桌告白却被拒绝,晚上在床上哭到枕头都漂起来……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忘记了,还有这样一种方式,歇斯底里地向不公的世界抗议。

“大家都很累。一直坚持到现在还是很有本事的。再说些什么的话。 那么…辛苦了。说到这个程度就做得不错,告诉我辛苦了。”前阵子刚刚自杀的韩星金钟铉在遗书中这样说道,“即使不能笑,也不要埋怨别人。”

斯人已逝,唯有叹息。单单这段话看起来就已经非常的心酸,比起不断努力去带给他人欢笑,更希望大家学会不要极力忍耐,人生在世已经很艰难了,不要对自己太严格。在还有时间精力哭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用力地哭出来。

也希望在至亲面前哭泣的时候,对方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这不是一件多么重大的、需要上纲上线的事,更不意味着我们不够坚强或是悲观主义者,更多的,这是一种信任的表现,也是鼓励自己的方式。

因为,“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够走下去的。”

——日剧《四重奏》

正因为知道everything will be ok,人生还有更长、更好的未来,才需要清空疲劳值,蓄满体力槽,迎接新的旅程。

你就只会哭,除了哭你还会干嘛?

希望下次有人这样问你的时候,你可以大大方方地回答:

除了哭,我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会在此之后爬起来一项一项的完成它们,但是现在,狠狠地摔倒在地上的我,只想坐在地上哭一会。

别忘了,你到这世界上学会的,证明你活着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力地哭出来。

免费咨询方式

小蔓




All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美国咨询
中国咨询
扫码回复【白皮书】
免费领取2018年中国留学生在美就业白皮书
扫码领取白皮书